Vinyl Collection / Sunna
Gallery of emptiness/ Yi-Feng Liu

空虛感,那龐大的黑洞,正要將我吞噬。
社會的染缸是黑色,有著格式化的動作 、疲乏的日常似乎使人處於一種異化的過程,成為物件,被動接受世界,甚至自己。漸漸地那種乏味成了空虛,不再感知自己的內心, 對於自我的行為無感,似乎在條輸送帶上,緩緩地被吸入空虛的黑洞。 於是生活需要刺激,當物質進入生活,仰賴物質成了社會的通病 而人卻不自知。物質是菸、酒、毒品、性、情感依附, 種逃避,一種暫時性的填補,若成癮於物質的人,能看見自己的樣子,再次感知自我內在,是否能戒斷物質,換來平靜,或是直直的面相死亡,仍無法看穿,他會做出決定,在那龐大的黑洞面前。
空虛感,我無法逃避。

基地位於交叉路口與墓地之間,面向社會的路口與死亡的墳場,是一種線性的關係。進入基地,下凹的地形,空曠卻包覆感強烈,似乎喚醒我內在深處的空虛,它蠢蠢欲動。
藉由軸向性的概念圖分析對於基地的感受,表達觀察到的視角, 而面相死亡的方向,是一片綠色,似乎死亡是某種平靜,一種回到自然得過程。
概念圖垂直向,包含三種感性的表達。
人面對社會,漸漸走向黑洞深處。
社會龐大的混亂感相對於基地內在的平 靜對比強烈。
下凹的基地,以紅色表達我對於平靜的意象。下凹的基地,以紅色表達我對於平靜的意象。

建築機能定義為美術館 ,並附設勒戒所 主要配置概念設計 分為三條軸線。
中央主要展廳,以敘述性空間形式,回應人發現自我異化的過程,審視空虛,以及自我決定的重生。
左側為美術館展間,分為三區,以空間形式分別回應主展覽區的三項心靈層次,而限制展覽的內容與展覽形式。
右側為附屬勒戒所,參觀者決定戒除物質後,提供空間進行治療。

入口。
抽著菸,握著酒瓶,帶著成癮的物質, 人 來到這座空虛的美術館。龐大的量體,隱隱反射的周遭以及自然,引導人進入地下的入口。
進入大廳,是規律性的牆板,似乎喚醒人的生活,那不變的規律性。
循著規律,漸漸越走越深。

進入廊道,望著狹縫,無法向前,近在眼前的光亮,人卻只能順著空間向前,被動的接受空間,接受現實,
人的異化便是如此。
認知自我處於被動,不在感知自我內心,來到一切的核心。

龐大的黑色量體懸浮於空中,像是空中空了一個洞口。
帶著癮,慢慢向前 ,巨大的空洞,深深地把人吸進深淵,那裏等著的是空虛,空虛的人終於自知,下了決定,或許是抽了最後一口菸,最後一口酒,他將那些物質拋入黑洞深處,而鏡面的反射暗示那種癮遠離自己。
靜靜望著, 也許快要得到回答。

沿著坡道緩緩向下,望著黑洞底部,是人拋下的物質,人內心的黑洞,那空虛感,由物質填滿,逃避了一生的空虛,
換來的只是丟棄的物質。人似乎也是就是為了逃避而前來。
前方有光,人決定重生,回到地面,望向前方的是一片綠意,一片死亡帶來的平靜。

美術展區空間回應的是中央展廳的敘事概念。
中央的黑洞,暗示龐大的空虛感,此展間透過上下層的關係,詮釋黑洞,上層的人觀看下方的大型雕塑,下方則感受來自上方的光。
感受上下不同的空虛感為主要概念。

混亂的展間,透過混亂的空間,使展覽必須以混亂的方式呈現,回應中央混亂的廊道,暗示人異化的過程。
重生,感受光明與陽光灑落的自然,透過天井回應中央展間重生的概念。

有時你需要一個洞來沉浸,將空的,填滿。

Plan 1 and the black hole down floor Plan 3

Plan 2 with a cafe and part of gallery

Section AA' / gallery

Section BB' / rehab

elevation / a shell that reflect the environment

elevation / main concrete volume

model / top

model / section isometric

model / section front

model / isometric

model / isometric

model / cafe / gallery (emptiness 2F) / gallery (emptiness 1F)

volume model

concept model

concept model / 3 spiritual concept
Project gallery
設計者:劉宜蘴
指導老師:呂佳真